仁师。“全都拖下去,大牢,锦衣卫去审,审理完毕后都抄家了吧。夷三族。”李承乾的话一出,剩下的这些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他们大多数人...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李承乾李世民大结局最新章节由本站网友搜集并发布,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李承乾李世民大结局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本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李承乾李世民节选在线试读
此等悲痛欲绝之意,就连门外把守的太监侍女都不免为陛下之死感到深深的哀伤,他们也跟着低声抽泣起来,整个大明宫都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房玄龄带着孙思邈走到李世民...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李承乾李世民大结局》,由网络作家哈李路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此等悲痛欲绝之意,就连门外把守的太监侍女都不免为陛下之死感到深深的哀伤,他们也跟着低声抽泣起来,整个大明宫都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房玄龄带着孙思邈走到李世民遗体前,孙思邈神色凝重,他先是对着李世民的遗体点了几个穴道,手法娴熟而精准。随后,他从怀里掏出龟息丹的解药,那解药被他小心地放在一个精致的小瓶子里。他打开瓶盖,将解药倒在一个小碗中,用水轻轻过了一遍后,用一个小勺轻缓地倒入李世民的口中,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有一丝差错。不出片刻,本来该是一具尸体的李世民轻微地咳嗽了起来,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他面色青灰的脸庞也开始慢慢变得柔和红润,就像生命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直到他睁开眼睛,就看见了房玄龄对着他做出了嘘的动作,李世民会意,...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李承乾李世民大结局》精彩片段
此等悲痛欲绝之意,就连门外把守的太监侍女都不免为陛下之死感到深深的哀伤,他们也跟着低声抽泣起来,整个大明宫都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
房玄龄带着孙思邈走到李世民遗体前,孙思邈神色凝重,他先是对着李世民的遗体点了几个穴道,手法娴熟而精准。
随后,他从怀里掏出龟息丹的解药,那解药被他小心地放在一个精致的小瓶子里。他打开瓶盖,将解药倒在一个小碗中,用水轻轻过了一遍后,用一个小勺轻缓地倒入李世民的口中,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有一丝差错。
不出片刻,本来该是一具尸体的李世民轻微地咳嗽了起来,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他面色青灰的脸庞也开始慢慢变得柔和红润,就像生命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
直到他睁开眼睛,就看见了房玄龄对着他做出了嘘的动作,李世民会意,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缓缓从灵柩里爬了出来。
程咬金依旧大声哭喊着,他一边哭,一边顺手把麻袋里的假人拿了出来,动作迅速而隐蔽。
他将假人换上李世民的丧服龙袍,那假人在烛光下看起来竟有几分逼真。
换好后,他又给李世民顺手递了一件丝绸衣裳换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待一切大功告成,程咬金的哭喊声慢慢变小,他借着李勣的哭喊声,压低声音说道:“委屈陛下进入麻袋,俺老程扛着你出宫!”
李世民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他拍了拍程咬金的肩膀:“辛苦爱卿了!”
等一行人大摇大摆出宫,回到英国公府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发白了,五更天的长安城开始有了一丝生机,早起的百姓已经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众人连忙解开程咬金身上的麻袋,将李世民放了出来。
房玄龄满眼热泪,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哽咽:“陛下,您这又是何苦呢?”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欣慰:“房爱卿快起来,李勣,去弄点吃的来,朕肚子空空,真的快要饿死了!”
“是,陛下。臣马上让下人弄点吃的来。”
李勣恭敬地回答道。
他转身刚想要出门为李世民准备膳食,却被孙思邈拦了下来。
“李将军,还请为陛下准备一些流食,汤粥之类的最好,陛下现在还不能吃荤腥之物!”
孙思邈神色严肃地说道。
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子,认真的看着李勣。
李勣郑重地点了点头:“知道了,孙神医。”
随后轻轻推门进去,安排膳食去了。
李世民坐在床上,只觉得浑身虚弱,没有一点力气。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一左一右,像两尊门神般死死地守在两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孙思邈给陛下诊脉。
孙思邈边摸着自己花白的胡子,边说道:“各位放心吧,陛下无事,只是长久没有进食,体质虚脱,只要吃了东西,不出两日就会好起来!”
他的话无疑给众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悬着的心这才稍微放下了一些。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缓缓问道:“房爱卿,朕死后,长安已经没有出什么乱子?”
房玄龄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陛下,可以说出乱子了,也可以说没出乱子,整个长安太平静了,平静到所有人都觉得陛下还活着。”
咸阳城的小世家地主早就在李承乾的吩咐下,被锦衣卫以各种罪名全家抄斩。
他们的土地被没收后,都分给了当地的农民,让农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能够安心耕种。
同时,李承乾还加强了咸阳城内的治安,让百姓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
他推行以工代赈的政策,让那些无业的百姓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这不仅解决了百姓的生计问题,还振兴了咸阳城的经济。
如果非要让李承乾说说他现在的功绩,他可以自信地说出,咸阳,就是整个大唐最好的城市!
整个咸阳城道路整洁干净,就像被水洗过一样。
道路两边都种上了绿化植物,那些花草树木在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清新的气息。每隔一段距离,还修建了公共厕所,这些厕所干净卫生,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道路不管大小,一律用青砖水泥铺设,坚固耐用,走在上面平稳舒适。老破小的房子也都在他的安排下进行了拆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的单位。
例如农业部,这里汇聚了众多研究农业的人才,他们致力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工部里,工匠们日夜忙碌,研究各种新的工艺和技术;财务部则负责管理咸阳城的财政收支,保证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商业部积极促进商业的发展,让咸阳城的市场繁荣起来。
对于那些有文化特色的房子,虽然老旧,但李承乾并没有拆除,而是出钱免费修缮,让这些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光彩,将整个咸阳城装点得赏心悦目。
如今,对咸阳城的老百姓来说,李承乾就是咸阳的天,他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哪怕李承乾要造反,咸阳百姓也没有不同意的。
在他们眼中,李承乾就是圣君之资啊!纵观历朝历代,谁家百姓能过得像咸阳百姓这么好呢?
太子征兵时,给士兵们的军饷是朝廷的五倍之多,而且如果士兵在战场上不幸死亡,家属还会得到丰厚的抚恤金,士兵的名字还会被刻在烈士碑上,让后人铭记他们的功绩。
加上太子又年年将高产的粮食免费分发给百姓,使得家家有余粮,生活一年胜过一年。
除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税之外,百姓们几乎没有什么负担。
而且,百姓们多出来的粮食,如果卖不掉,官府还会负责高价回收,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绝对不能卖到外面去。
整个咸阳城现在处于一种只进不出的状态,能自由出入的,那全都是李承乾的心腹之人
“殿下,咸阳刺史来了,正在殿外,是否召见?”一名侍从恭敬地向李承乾汇报。
李承乾点了点头:“让他进来吧,我昨天让他来的。”
“是,殿下!”侍从领命而去。
“咸阳刺史温如初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温如初走进殿内,立刻跪地行礼,态度恭敬至极。
李承乾看着温如初,亲切地笑了笑:“温刺史,你这官当得不错,孤年底给你加三倍俸禄,过年带着一家老小和孤一起吃饭吧,还有这俸禄你回去和其他人说一下,其他所有公职人员,都涨两倍俸禄!”
“谢殿下,臣惶恐!”温如初小心翼翼地拱手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又不敢表现得过于明显。
他的声音缓慢而低沉,却如重锤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当然也别太害怕,只要你做的事情确实有利于社稷,哪怕你是世家官员,朕也是一视同仁的。”
朝堂上的众臣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的身体僵硬,额头冒出冷汗,眼神中满是恐惧与不安。
一队又一队锦衣卫如幽灵般出去又进来,他们步伐整齐,神色冷峻。
每一次进来,都会将手中的情报放在李承乾的御案之上,然后悄然退下。
那一份份情报,仿佛是死神的判决书,让整个朝堂的气氛愈发紧张。
天色也逐渐黑了下来,夜幕笼罩着长安城。但今晚的太极殿却是灯火通明,那明亮的烛光在夜风中摇曳,映照出众人阴晴不定的脸庞。
“房相,你可以回去休息了,以后早上的时间一律定为巳时,大家也可以多休息一会。”
李承乾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程知节也可以下去了。”
“李勣,侯君集,李靖,尉迟敬德……”
一个个报到名字的官员都如蒙大赦,他们恭敬地行礼,然后缓缓走出了太极殿。
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惹恼了李承乾。
“萧瑀萧大人你可以先回去休息了,虽然你出身兰陵萧氏,但你没有贪污,反而还从家里拿钱接济百姓。”
李承乾看着萧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谢陛下!”
萧瑀感激涕零,他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转身离开。
那些报到名字走出太极殿的官员,在走出殿门的那一刻,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留在殿内的每一个人,那都是冷汗直直地在头上冒着,衣服都被汗水浸湿。
那些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大家都是第一次见。
他们神秘而冷酷,行动迅速而高效。此刻,他们却如同梦魇一般的印在了所有人的脑海之中,那飞鱼服上的图案仿佛是恶魔的印记,让人心生恐惧。
直到不再有锦衣卫进入了,大殿上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下来,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承乾打了个哈欠,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他看了一眼还剩下的人,这些人中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门官员。
他们大多不仅贪污,而且手底下都不干净,做了不少丧尽天良的事。
官职最大的是门下省侍中,崔

仁师。
“全都拖下去,大牢,锦衣卫去审,审理完毕后都抄家了吧。夷三族。”
李承乾的话一出,剩下的这些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他们大多数人可都是来自世家,夷三族?这是要对世家全面开战吗?
崔仁师站了出来,他身着华丽的官服,头戴高冠,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还是强装镇定。
对着李承乾冷笑道:“陛下,你想要将我等抄家灭族,我等无法反抗,但我等可是世家子弟,若是陛下一意孤行,怕是李唐皇室到你即止,步隋朝后尘。”
他的声音虽然带着一丝颤抖,但话语中的威胁之意却十分明显。
郑仁基出自荥阳郑氏,官至光禄寺卿。此时,他满脸愤怒,直接将头上的官帽丢在地上,然后冷哼一声,以此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与天下世家为敌?”
李承乾不屑地看了下面这群衣冠禽兽一眼,眼中满是鄙夷。
“你们连何为天子都不知道,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世家很强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一点点涟漪都没有泛起来,长孙大人封闭了宫门,密不发丧,现在朝中百官怕是还不知道陛下已经驾崩的消息。”
“知道陛下驾崩的人估计寥寥无几!”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的心略微顺了些,他点了点头:“辅机不愧是老成谋国之人,能将朕身后之事安排得如此妥帖,不知道太子那里知不知道朕已经驾崩的消息。”
听到李世民的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看到他们的表情,李世民大概率也知道了答案,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那逆子直到现在也没有反应是不是?他无心国事,整日游手好闲。”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失望。
“但朕不明白,朕驾崩已经一天了,那逆子在咸阳,长孙无忌哪怕派人去通知,现在也应该已经让那逆子知道了,火速回宫继承大统了吧?怎么到如今还一点消息都没有?”
说着说着,李世民整个脸色都阴沉得可怕,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看着李世民的脸色不好,程咬金赶忙说道:“陛下,兴许消息要明天才到呢,不妨我们再等等看?”
听到程咬金的话,李世民的神色稍微好转了一些,但眼中仍有一丝阴霾挥之不去。
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一粒小米都饱满圆润,在碗中微微颤动。
李世民端起碗,轻轻吹了吹,然后一饮而尽,那温暖的感觉顺着喉咙传遍全身。
接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鸡汤也被他慢慢喝下,鸡汤上漂浮着的油花闪烁着光泽,鸡肉鲜嫩,炖煮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
这鸡汤和小米粥入腹后,李世民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仿佛枯萎的花朵重新得到了滋养,有了生机。
原本虚弱无力的身体,也逐渐恢复了一些力量,他能感觉到四肢开始有了暖意,不再像之前那样冰冷麻木。
“那逆子再怎么不着调,他也是太子。”李世民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吃了东西后,李世民说话也显得中气十足。
“朕死后,他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应该会急匆匆地赶来继位,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来,你们给朕说说,长孙无忌想要干什么?”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打着在场众人的心。
这个问题十分尖锐,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接指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谁?他可是玄武门第一功臣,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权势和威望如日中天,没有人愿意轻易在朝堂上和他对立,那无异于以卵击石。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轻易开口。
李世民看着大家都哑口无言,心中不由得一阵烦闷。
他开始怀念起魏征来了,那个直言敢谏的臣子,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这次他假死的事情不能让魏征知道,李世民太了解魏征了,这老小子要是知道了这件事,第一反应一定是冲到自己面前,用手指着自己的脸,滔滔不绝的给自己一顿骂,那场面,李世民现在可不想面对,他还想多清静几天呢。
看着这些心腹都不说话,李世民觉得无趣极了,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出。
所有的委屈,估计也只有母后才能明白,想到此处,他有些莫名沉重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心酸。
“我那舅舅虽然是亲舅舅,可却不一定是为了我考虑啊。
要知道,我那舅舅现在可不仅仅是司空,他还是长孙家的家主,长孙家,也是新晋世家。”
李承乾缓缓说道,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李泰那里估计还要闹一闹。我那舅舅不会扶李泰上位的,李泰上位他得不到什么好处。”
李承乾闭着眼睛,脑海中不断分析着各种可能的情况,试图理清这混乱局面中的头绪。
张显怀在一旁听的满头雾水,他挠了挠头,满脸困惑地问道:“殿下,可您是太子啊!难道陛下殡天了,还有太子殿下您不能当皇帝的道理?”
“当然没有,这个皇位,孤是坐定的,不过就是要和那些世家大臣掰扯掰扯利益罢了。”
李承乾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先不急着回长安,让他们再闹一闹,你去把齐先生叫来,就说我有要事要和他商议。”
李江宁看了张显怀一眼,那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显怀虽然满脸不解,恭敬地对着李承乾行了礼,然后转身快步退下叫齐先生去了。
李承乾静静地看着面前这些被盖着玻璃的大棚作物,想到了明年这些东西的产量可能还要翻。
没错,这些大棚里种着的,正是所谓的穿越者神器——土豆、红薯,以及玉米。
从他小时候刚有些权力开始,他便热衷于用自己手中的钱财打造船队,出海专门寻找这些高产作物。
有时候钱不够,他还会厚着脸皮向长孙皇后借。幸运的是,这些作物并不难找,难得点在于,这个时间段,这些作物并没有后世那么高产。
但对于现在的大唐作物来说,它们依旧是令人震惊的存在。
就单说土豆这个作物,所有穿越者都说,简单,好种植,产量高。
但实际上,当李承乾正儿八经把土豆种下去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应该是被这些穿越者前辈给骗了。
难度最大的是土地肥力,这个时间段的良田,才能堪堪满足土豆所需要的肥力。而且,灌溉条件、种植技术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限制。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把控,稍有差池,产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但好在他是太子,而且是没有造反,也没有搞出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太子。
除了喜欢一些奇技淫巧外,没有任何的缺点。
早早的就让李世民把他安置到了咸阳。
在咸阳他组建了一个农业部,专门负责研究这些作物要如何提高产量,要如何因地制宜。
他从各地召集了精通农事的老农和有学识的学者,共同投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
在这些年农业部的研究下,这些高产作物的产量开始突飞猛进。
土豆也从刚开始的亩产五百斤,到达了现在的一千五百斤,足足翻了三倍。
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李承乾自己知道,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尝试,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玉米的产量在现在这三种作物中是最低的,不过比起现在的农作物来说,表现也是十分不错。
看着这些新培育出来、欣欣向上的幼苗,李承乾不由得眯起眼睛。
因为他明白,说了也没用。世家子弟就是天生的一道免死金牌,他们相互勾结,势力庞大。
哪怕是皇帝,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你敢杀一个,其他人就敢为他一个人全部罢工,让整个朝堂陷入瘫痪。
这是历朝历代帝王都头疼的问题,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
历朝历代的帝王所用的方法也都是提拔一批,打压一批,保持一个世家之间互相争,但又相对平衡的一个状态。
哪怕在李世民时期也是这样的。长孙无忌想起往昔,心中满是苦涩。
看来这场政治战争,死的只有自己一个了。世家子弟但凡死一个,五姓七望就会团结在一起,到时候才是最让皇帝头疼的时候。
哪怕这些人跟着自己一起谋反,当皇帝的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他们的功绩。
他在心中长叹一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当李承乾的大军进入长安城内后,马蹄声在街道上回响,像是敲响了权力交替的战鼓。
整个大军化整为零,有条不紊地行动着。在群如召的指挥下,成一个一个建制的小分队朝着长安城涌去。
阳光洒在士兵们的身上,映出他们坚毅的脸庞。每个街道,每条巷口,每个府衙面前都有三大营的将士出现,他们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手中的武器紧握,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新皇的权威。
最后大唐原属军士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他们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无奈地等着新皇的旨意。
整个长安从上到下,彻底落入李承乾的手中。城中的百姓们看着这一切,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则充满期待,不知道新皇会给长安带来怎样的变化。
房府。
房玄龄带着尉迟敬德刚要把李世民先送回房府休息,再由他们两个去迎接新皇。
一路上,房玄龄眉头紧皱,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接下来会面对怎样的局面。
李世民则脸色平静,一言不发,他的心中满是对李承乾的诱惑,为什么一眨眼,自己的太子变化那么大?
没想到才刚到街口,就看见披甲、气势汹汹的士兵一路小跑而来。
那些士兵的脚步声沉重而急促,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他们的心坎上。
然后一队到了房府门口就停了下来,迅速列阵,如同一堵冰冷的钢铁之墙,死死地守在门口,眼神坚定而冷酷,不准任何人进出。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懵了。房玄龄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李世民更是有些无语。
“承乾这是要干嘛?”
“陛下,太子殿下可能是为了防止有人暗算,所以派兵先掌控长安,掌控了以后再慢慢清理。”
“您当年不也是这样?长安城戒严?”
尉迟敬德小声地说道。
李世民一听也瞬间哑口无言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