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完结
我要改志愿,从国防大学改为中国人...北京第一中学,高三教师办公室。余年神情坚定地说道:“老师,我想好了,我要改志愿,从国防大学改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老师神情凝重:“你的决定,老师都支持。”“只是考军校不是你一直以来的理想吗?你真的舍得放弃?”...
状态:完结 作者:方漱石余年 1.3万字更新:2024-12-02 12:04:0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北京第一中学,高三教师办公室。余年神情坚定地说道:“老师,我想好了,我要改志愿,从国防大学改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老师神情凝重:“你的决定,老师都支持。”“只是...
北京第一中学,高三教师办公室。
余年神情坚定地说道:“老师,我想好了,我要改志愿,从国防大学改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老师神情凝重:“你的决定,老师都支持。”
“只是考军校不是你一直以来的理想吗?你真的舍得放弃?”
余年一阵沉默。
她之前追逐的,也不是军校,而是身为军人的方漱石。
但就在半月前,高考完那一天,她攥着情书躲在方漱石的房间里,想和他告白。
却看见方漱石和一个女人拥吻着推门而入。
她如遭雷劈,茫然伤心之际,隔日却接到了父亲殉职的电话……
余年摇摇头,掩去眼里的黯然,笑着坚定回道:“老师,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继承我父亲的警号!”
等余年改完志愿离开。
老师望着她背影,忽然发现,不过短短半月没见,余年看起来竟长大了不少。
余年回到大院,刚好是饭点。
从八岁起,她就一直住在方家,迄今已经十年。
那时,余母刚刚因公殉职,余父却去了边境。
将还在读小学的她托付给了战友方家。
方父方母也忙,余年那段时间几乎是被方漱石养大的。
余年还记得,那时的方漱石每天雷打不动接她上下学,自己还是个高中生,却样样操心她的衣食住行。
所以她依赖他,理所当然。
然后后来……这份依赖变成了依恋。
余年刚进客厅,便听方漱石的声音传来:“不用等余年了,我们先吃吧。”
她一愣,走进屋便看见方漱石身边坐着她曾见过的那个女人,苏茉。
——方漱石现在名正言顺的女朋友。
“我回来了。”余年声音有些哑。
方漱石抬头看她,责怪道:“出门怎么不带手机?都成年了,能不能少让我们操心?”
余年心间一涩。
从前,方漱石从不会用这样责备的语气跟她讲话。
她做错事,他只会跟她讲道理。
而大多数情况下,他通常只会说‘都是别人的错,和我们小年有什么关系。’
可自从她那天撞破两人接吻,情书也被发现之后,方漱石对她的态度就180度大转弯。
余年能理解,却无法抑制地难过。
沉默着,她乖顺道歉:“对不起,哥哥,我让你们担心了。”
她和方漱石相差了8岁,但自从她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便再没叫过他哥哥了。
这是她16岁以后,叫他的第一声“哥哥”。
方漱石诧异地看向余年。
她乖巧下来,不习惯的反而是他。
方漱石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被旁边的苏茉先一步地开了口:“好了,少说几句吧。妹妹又不是故意的。”
方漱石立刻听话地闭了嘴。
余年心底酸涩,坐下吃饭。
她低着头扒饭,不看对面互相夹菜的两人。
以前方漱石对她好,她就以为自己是最特别的。
直到苏茉出现,她才知道,方漱石真正爱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
余年很快吃完饭回到卧室。
合上门,她从衣柜里拿出一个盒子。
盒子里零碎装着她这十五年来,偷偷藏起的和方漱石的所有回忆。
有她不小心摔伤,方漱石亲手贴上的便利贴;有方漱石帮她签过名字的月考试卷;还有他随手送的小礼物,发卡、水晶球、新年红包……
余年定定看了许久,才拿出新买的锁,将盒子上了锁。
现在她要把和方漱石的一切都锁起来,深埋心底,再不见日。
翌日。
余年突然接到了余父生前上司陈局的电话,说是已经到了北京。
从云南到北京,一千二百七十八公里。
他们千里迢迢赶来,只为了送给战友家属,他最后的遗物。
余年飞快来到见面点。
陈局慎重地将手中的木盒打开,里头除了一枚金灿灿的奖章,还有一条崭新的扎染围巾。
“抱歉,我们没能救回你父亲的尸体……只能给你带来他的遗物。”
余年却只是呆呆看着围巾,突然想起了和余父最后的那通电话。
“年年,爸爸给你买了云南特色的扎染围巾,今年过年,爸爸一定回来……”
余父只说到这里,就因为没信号挂断了。
八岁就被寄养,余年其实一直有些埋怨余父,她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
可直到余父去世那天,她才知道余父是在边境当缉毒警。
而现在,看着这条围巾,她才意识到。
余父是所有人的英雄。
同样,他也是自己最好的父亲。
余年伸手拿起围巾,眼眶瞬间就红了。
陈局也红了眼,他拍拍余年的肩说道:“听说你志愿填了警校,那也算半个警察了,今天我们就用警察的方式,来接你的父亲吧。”
“是。”
余年深呼吸,才将泪意压下。
随之,她猛地举起右手,朝着父亲的奖章,敬礼!
余年拿起了奖章。
攥在手里,她才知是那样的沉,沉到她的心里。
又是那样的轻,轻得她一只手也能拿起。
陈局又谆谆嘱咐她。
“7月15号,我们会举行不公开的葬礼,为了保护你,我们不能在你父亲的墓碑上刻他的名字,希望你能理解。”
余年自然懂,因此她只是再次诚恳地道了声谢,又向陈局鞠躬。
“我理解,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不远万里,将余父带回她身边。
余年带着遗物回到家,妥善安置好,才打开手机买了7月13号的火车票。
从北京到云南,足足35小时的火车,她要去送父亲最后一程。
那一天,也是她离开庇佑了自己十年的方家的日子。
……
之后的几天,余年每日早起去图书馆查阅和警察有关的书籍。
不再像从前那样黏着方漱石,反而读书的劲更足了。
这天,大院的同学在微信说,要提前去各个大学“踩踩点”。
余年很是心动,拿了一沓警校资料,便出门和他们汇合。
没成想在门口撞上了方漱石。
方漱石好几天没见到她,乍一下见了,却见她打了声招呼就要走。
便情不自禁皱起了眉:“你要去哪?”
余年脚步一顿。
下一秒,门口响起男同学嘹亮的嗓门。
“余年!快点!”
余年诶了一声,回头便对上方漱石不知何时已经冷下去的眼。
她本来高兴的情绪也不自觉拘谨起来:“我出去逛一下,马上回来。”
方漱石却严肃教训道:“就算高中毕业了,那也得先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少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乱七八糟几个字他说得特别重。
余年怔了一下,脸色骤然发白。
她知道方漱石这是在敲打自己。
她告白那天,不仅撞破方漱石和苏茉接吻,她对方漱石的暗恋也以一种最不体面的方式暴露。
也许从那以后,在方漱石眼里她就像个见人就想谈恋爱的‘恋爱脑’了吧……
余年抱紧手里的资料,挤出一句话:“我知道了。”
就在方漱石目光即将落在那资料上时,苏茉一下从他卧室里冒出来,嗔怪道:“你怎么这么啰嗦?”
一句话,余年便见方漱石面上的严肃溶解为无奈,上前牵起苏茉的手:“还嫌我啰嗦了?你这个小管家婆。”
他们就这样在她面前,无比自然地进了卧室,然后关上了门。
余年苦涩一笑,转身走了。
好在之后的大学“踩点”之旅很是新鲜,她刻意把方漱石忘在脑后,倒也没那么难过了。
时间很快,来到6月25号。
这天,是全国高考出成绩的日子,方家一家人都聚在客厅。
唯独方漱石不在。
方母给他打去电话:“漱石,今天是年年高考成绩出来的日子,你怎么还没到家?”
方漱石淡然的声音顺着手机外放,响在余年耳边:“妈,今天是我和苏茉的一百天纪念日,我就不回来了。”
方父‘嘿’了一声:“这可是你妹妹最重要的人生大事!”
方漱石冷淡地嗯了一声,无所谓般开口:“成绩就在那里,我在不在有什么区别?”
说完,他就挂断了电话。
方母拿着手机,不满抱怨:“这家伙,有了媳妇忘了娘,连妹妹都不要了。”
余年这才回过神来,劝道:“哥哥说得对,成绩就在这里,他在不在没什么区别的……”
她声音越说越轻。
最后那句话,更像是对自己说的。
毕竟,她今后的人生,也不会再有方漱石的参与。
她要习惯他的缺席,就从这一次开始也不迟。
余年回过神来,将情绪压下。
笑着说:“叔叔阿姨,我们查成绩吧。”
因为大量人同一时间涌入网站,她输完账号和密码后,网站还刷新了好长时间。
终于。
网站加载完毕,成绩一点点地显露出来。
——652。
余年难掩激动的笑了。
这个成绩上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足够了!
随着心脏稳稳落地,方父也难得露出了笑容:“看来咱们家要出第四个军人了。”
余年却沉默了。
半响,她抬眼看向方父,轻柔而坚定的开口:“叔叔,我准备考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此话一出,方父方母都愣了。
方父很快反应过来,认真道:“我们都尊重你的意愿。”
余年心头一暖:“谢谢叔叔。”
他们不知道余父牺牲的事,却依旧支持自己。
她真幸运,遇上了这样好的家人。
方父又感慨:“漱石之前还一直说想让你当他的学妹,现在知道了恐怕会失望呦。”
余年心口微紧,连忙道:“这件事,我自己去跟哥哥说吧。”
她也想亲自去说“再见”,哪怕她的离开对方漱石来说,可能一点也不重要了。
高考成绩出来后,方父便张罗着要办谢师宴。
因为小院今年大家考得都不错,索性几家人凑在一起,办回大的。
等方漱石回到家,便受到了来自方父的再三叮嘱:“妹妹的谢师宴,你这个当哥哥的可不能缺席。”
他扫了眼余年,便是不耐地回了句:“知道了。”
被他那么一扫,余年下意识坐得笔直,张了张嘴想说:“要是你不方便,也可以不来。”
可方漱石没给她这个机会,略过她上楼去,连头都没回。
余年低垂目光,没再说话。
第二天的谢师宴上,熙熙攘攘来了许多人。
余年乖巧地见人就喊叔叔阿姨。
一张圆脸,又拿黑溜溜的眼睛望人,惹得好多家长对她爱不释手。
正说着,她便看见方漱石带着苏茉走了进来。
一群阿姨婆婆们顿时涌了过去,七嘴八舌地问着:“漱石,这是你女朋友?”
方漱石握紧了苏茉的手,耐心回道:“是的。”
“标志的嘞,你小子享福了。”
“什么时候结婚呐?要记得请我们去吃喜酒啊。”
方漱石一一回话:“一定,一定。”
余年看着他紧紧握着苏茉的手,出神了一瞬,便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橙汁。
白色的裙子霎时染上了黄橙橙的一片。
现场安静了一瞬,大家都朝她看来。
方漱石也是。
但他脸上并无笑意,皱着眉看着自己。
像是在说:你又想干什么?
这样冰冷的眼神,与从前那个一直笑眯眯看着自己的男人,简直天壤之别。
他在提防自己。
意识到这点后,余年心一涩,更像是落荒而逃似地站起。
“我先回家换身衣服。”
谢师宴就在院子露天举办,离方家走路不过五分钟就能到。
余年转身便走了,却没想到方漱石追了上来。
张口便是一句:“我打算和苏茉订婚了,你应该能在去大学之前参加我们的婚宴。”
这是自她告白后,方漱石单独找她说过最长的话。
却是一句警告。
余年动作一顿。
方漱石脸一板,又开始教训:“你吸引大家注意力的方式很拙劣,我是看在今天是你的喜事的份上,才没和你计较的。”
“余年,我希望你能把我的话听进去,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他说完就走,好像和她待在一处分外难熬似的。
余年苦涩一笑。
其实方漱石根本不必如此戒备。
等她去了警察学院,她在南,他的部队在北,又是两个体系里的人,以后除了逢年过节,应该都没什么联系了。
余年换好衣服再回到宴席,正巧撞上宴中说祝福的时机。
亲戚拽着她到了前头:“来来来,全校第一来送祝福咯,咱也沾沾喜气!”
余年手里被塞了她人生第一杯酒。
她愣了一下,便将酒杯举起,对准了大家。
“我祝各位叔叔伯伯们身体越来越好。”
“我祝小辈们学习进步,以后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酒杯最后对准了方漱石。
余年目光平静,却真情实意。
“我祝哥哥和我未来的嫂嫂,以后幸福美满,”
然后仰头喝下了这杯苦涩的酒,一滴不剩。
章节在线阅读
推荐小说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
最新评论